网上投稿

告别 “一烧了之”!秸秆还可以这样利用

作者:谢丽琼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2025-10-17 08:39:02

秋收时节,永定区桥头乡楠木村的玉米地里一片繁忙景象。不同于往年秋收后秸秆随意堆放或焚烧的场景,现在村里的田间有了来回作业的秸秆收割粉碎机,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片片玉米秸秆被快速收割、粉碎。粉碎后的玉米秸秆被运送至打包机器中,经压缩、旋转、捆绑“三连操作”,转瞬就成了紧实有形的秸秆捆。


微信图片_2025-09-28_104226_838


“这些秸秆捆经过后续处理,它们会变成优质的饲料包。”楠木村党总支书记龚春翠介绍,以往每到秋收,玉米秸秆都被村民就地焚烧,不仅污染空气,还存在安全隐患。自2024年以来,村里结合“绿色农业”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路径,引进了秸秆收割粉碎打包一体化设备,针对村内玉米、黄豆等种植户的秸秆进行上门回收处理,有效解决了秸秆焚烧难题。


微信图片_2025-09-28_104228_639


“往年收完玉米,地里的秸秆就是块‘心病’!现在可不一样了,村里的机器直接开到田间处理,真省心!”正在田间协助机器作业的村民丁云珍,一边擦着额头的汗珠,一边笑着对记者说,“今年我家种了8亩玉米,以前秸秆没人要,现在村里统一收,光秸秆就能多赚400多元,比自己折腾划算多了!”


微信图片_2025-09-28_104230_614


“村里统一组织设备进田作业,不仅为村民节省了秸秆处理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还能将回收的秸秆捆集中出售给养殖企业。”龚春翠介绍道,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每吨秸秆能卖出450元,今年秋收季,村里能回收秸秆200多吨,仅此一项就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多元。下一步,楠木村将继续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更多途径,持续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老百姓知道秸秆还能“变废为宝”,为村集体经济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永定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谢丽琼)


Copyright 2003-2012 fzhnw.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湖南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湖南省守法普法工作办公室 地址:长沙市韶山北路5号 联系电话:0731-84588782 E_Mail:yfzshn@qq.com

本网首席法律顾问:湖南五湖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郑宇敦 电话:19873072277 湘ICP备09027896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05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