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投稿

全市唯一,他为何受中组部表彰?

作者:永定区政府 来源:永定区政府 发布日期:2025-01-17 11:27:43

12月30日,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进一步引导激励广大离退休干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了《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表彰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全国共150个集体、450人获表彰。其中,张家界市永定区老干部黄宏全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市仅黄宏全一人获此殊荣。



记者了解到,黄宏全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先后取得了“湖南省劳动模范”“张家界市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材”等荣誉称号,多次荣获省、市科技进步奖等。

荣誉和成绩的背后是黄宏全想用知识改变家乡面貌、改善群众生活的决心与不懈努力。黄宏全向记者介绍道:“1976年,我从湖南农学院林学系毕业后回到家乡,在将近50年里一直从事林业科学研究工作,与大山、森林、植物结下了不解之缘。”



黄宏全与莓茶的结缘,是一个充满偶然性与必然性的故事。1993年,黄宏全在茅岩河边的茅岗土司府遗址进行应用植物资源调查时偶然发现了莓茶,为探索这种类茶藤本植物的奥秘,他跋山涉水,不知道划破了多少条裤子,走烂了多少双鞋,经常手臂、小腿被枝条、岩壁划破流了血也没有发觉。万事开头难,在传承发展了数千年的茶文化中开辟新领域更是难上加难,起初并没有人看好黄宏全研究莓茶的决定。没有经费就私人垫,没有门路就到处问,在缺少资金和项目支持的情况下,黄宏全用了8年时间积极探索研究莓茶,逐步建立了完整的莓茶知识产权体系、科学技术体系和莓茶文化体系,为莓茶走向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们扶贫工作组2001年驻进了罗塔坪乡长寿村,当时长寿村村民就有从山上采摘野生莓茶喝的传统,但跟他们说把莓茶藤条挖到地里来种,村里人十个有九个摇着头说‘祖祖辈辈吃这个东西,但从没变成过钱嘛’。”黄宏全回忆说。于是黄宏全出钱出工出技术,费尽口舌劝动农户一起开垦荒地,终于顺利产出了第一批人工种植莓茶,并成功获得了收益。村民们见种植莓茶有“钱”景,便慢慢地都种了起来。如今的罗塔坪乡,已经看不见荒田荒地,田边地角都是郁郁葱葱的莓茶。

黄宏全并没有就此止步,自发现张家界莓茶,30多年来,他始终与同事们一道,风餐露宿、跋山涉水、扎根茶园,不断对莓茶进行挖掘研究。如何用莓茶科技成果帮助更多的人,让莓茶这片“绿叶子”变成张家界的“金叶子”成了他心头难以割舍的大事。退休后,黄宏全仍然致力于研究探索莓茶,先后加入张家界市老科协组织、永定区老科协专家服务组,联系帮扶合作桥乡高万村、茅岩河镇黑潭村、三家馆乡三家馆村等地,成功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让茶农看到了莓茶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影响带动其他村镇和农户种植莓茶。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他依然忙碌奔波在田间地头,深入产区宣讲莓茶科学知识,解答茶农疑难问题,为莓茶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无私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黄宏全和无数莓茶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莓茶从名不见经传的“小草”,变成著名特产走向大市场,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国家新产品证书”“保健食品证书”,已成为永定区“一县一特”主导产业。截至2024年底,被称为“中国莓茶之乡”的永定区已成为全国莓茶最大主产区,莓茶总面积超过15万亩,年综合产值达28亿元以上,真正成为带动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党和家乡养育了我,林业事业成就了我,我愿意把自己的一切回报给生我养我的党和家乡人民。只要我还干得动,就一定会继续为张家界莓茶发展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黄宏全激动地说。


Copyright 2003-2012 fzhnw.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湖南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湖南省守法普法工作办公室 地址:长沙市韶山北路5号 联系电话:0731-84588782 E_Mail:yfzshn@qq.com

本网首席法律顾问:湖南五湖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郑宇敦 电话:19873072277 湘ICP备09027896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05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