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机关披露境外反华敌对势力违法犯罪“新手段”。
今年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记者注意到,与以往在“4·15”前后披露的案件相比,今年的涉案范围更加广泛,境外反华势力引诱策反涉案人员的手法也更加隐蔽、针对性更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安全问题专家李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及反华敌对势力的犯罪目标与相关国家的对华政治目标相辅相成、高度一致。广大人民群众应理解复杂的国际形势,积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在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的同时,时刻提高警惕
“国门”之外的圈套陷阱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公民出国学习、工作、旅游也越来越方便。记者从国家安全机关了解到的案例显示,“国门”之外不仅有异域风情、美景美食,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也看准一些人出国后放松心理戒备的时机,趁机设置圈套陷阱,对我国公民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给我国家安全和利益带来了风险隐患。
赵学军是一名航天领域的科研人员,在赴国外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一步步拉拢策反,出卖科研进展情况,严重危害我国家安全。起初,对方只是约他吃饭出游、赠送礼物。随着双方关系拉近,对方不时向他询问一些敏感问题,并支付不菲的咨询费用。赵学军临近回国前,对方向他亮明了间谍情报机关人员身份,将赵学军策反。随后,该国间谍情报机关为赵学军配备了专用U盘和网站,用于下达任务指令和回传情报信息。
赵学军访学结束回国后,在国内多地继续与该国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多次见面,通过当面交谈及专用网站传递等方式向对方提供了大量涉密资料,并以现金形式收受间谍经费。不久后,赵学军的间谍行为引起了国家安全机关注意。2019年6月,北京市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对赵学军采取强制措施。2022年8月,人民法院以间谍罪判处赵学军有期徒刑7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20万元。
记者从国家安全机关了解到,上述案例中,赵学军是因航天领域专家的身份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重点关注,进而拉拢策反。但与此类案件所不同的是,近年来,境外一些组织机构利用个别人对外国生活的向往,诱骗我国公民至国外,逼迫其从事污蔑抹黑我国家形象的活动,严重危害了我国家安全和公民人身安全。
河北省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郑富兴和王培月是一家境外所谓“移民服务公司”的境内骨干成员。该公司以“正常渠道移民”为幌子,在我国境内招揽客户,号称仅需10万元“办证费”即可办理移民手续。该团伙通过办理旅游签证等方式,将“客户”运作出国。等到“客户”顺利抵达国外后,该团伙才暴露出真实嘴脸。他们通过威逼利诱等方式,要求“客户”伪造包括户口本、拘传证、强制堕胎证明在内的各类“证件文书”,公开宣称自己“在国内遭受迫害”,以“无中生有”的所谓“罪证”造谣抹黑我国家形象。随后,该团伙还会以“政治避难代办费”等各种名义向“客户”不断索要费用。“客户”当中的许多人最终因交不起费用,被该团伙抛弃,在家人的接济下艰难返回国内。2021年10月,河北省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对郑富兴、王培月采取强制措施。2022年5月,人民法院分别判处郑富兴、王培月有期徒刑3年9个月、3年6个月。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安全问题专家李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无论是因蝇头小利逐渐落入圈套,还是以“移民美梦”诱骗利用他人,这些为个人私利损害国家利益、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最终也使自己付出了惨痛代价。“国门”之外非法外之地,无论身处何处,维护国家安全都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利用“网络人设”违法犯罪
“用社交网络来生活,用生活来维系社交网络”日益成为当下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记者获悉,在享受社交网络带来的身心愉悦、生活便利的同时,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网络技术打造“人设”、伪装身份,以“交友”“咨询”“兼职”等名义搜集情报,或以博人眼球的方式造谣生事甚至危害国家安全。
韩潇是新疆某地的一名普通基层公务员。2016年12月,韩潇赴外地旅游期间,通过手机交友软件与当地一名网友结识,相谈甚欢。回到家后,韩潇经常在网上向对方分享自己的生活,不时抱怨工资太低。对方随即向韩潇介绍,称自己的堂哥“陈逸”能够提供兼职,帮助其赚取外快。“陈逸”随即添加韩潇为微信好友,并要求韩潇提供当地的一些敏感信息,并承诺支付报酬。韩潇应允后,“陈逸”进一步以金钱为诱惑,指使韩潇搜集党政机关涉密文件。对方对韩潇提供的文件资料极为重视,为确保安全,专门对韩潇进行了间谍培训,教授其沟通联络、传递情报的具体手法,并派专人向韩潇提供经费以及手机、SIM卡等通联工具。
李伟在接受采访时说,当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叠加交织,对国家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更加隐蔽,企业和个人稍不注意就会被利用。这名安全问题专家提醒说,广大人民群众应理解复杂的国际形势,积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在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的同时,时刻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可疑情况,及时拨打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12339进行举报。国家安全人人有责,只有全民携手共进,才能筑起坚不可摧的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Copyright 2003-2012 fzhnw.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湖南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湖南省守法普法工作办公室 地址:长沙市韶山北路5号 联系电话:0731-84588782 E_Mail:yfzshn@qq.com 本网首席法律顾问:湖南五湖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郑宇敦 电话:19873072277 湘ICP备09027896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05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