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投稿

西南政法大学“汉土法治调研”团队探访慈利县博物馆: 穿越时光与历史对话

作者:宋雨菲 来源:慈利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4-08-20 16:00:17

在历史的长河中,慈利县博物馆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2024年7月“汉土法治调研、湘西法韵宣讲”团队有幸踏上了这趟穿越时光的旅程,走进这座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博物馆,亲自见证了慈利文物的抢救性修复和革命时代少数民族的红色精神,深刻感受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慈利文物的抢救性修复:历史的呼唤与文化的传承

走进慈利县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商代展柜,进入商代时期,慈利发展比较繁荣,全县两大水系沿岸有许多商代遗存。向前走,便看到展柜里盛放着镇馆之宝“战国楚简”,出土时楚简位于头箱北侧,因棺内隔板下陷,被压弯、断裂、错位,经过考古学家的精心修复,才得以复现展出,其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西汉时期展示的文物有铜壶、铜镜、滑石壁等。其中这些滑石壁是在骑龙岗墓葬中出土。在骑龙岗出土的汉墓中几乎每座墓都有滑石壁随葬,说明汉代时期,慈利人过着经济富足,社会安定的生活。


6e88ebe028c15496dde2c6c2c610572.jpg


隋唐时期的“唐代摩崖石刻”,宋元时期的“九溪卫城”,明代时期的“石造像”,清代时期的“土家织绣”每一件文物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它们是慈利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见证者。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些文物大多经历了岁月的侵蚀,但通过科学的修复技术,它们得以重焕光彩。

慈利县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工作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每一件修复的文物,都承载着慈利人民的智慧和汗水。通过这些文物,团队成员不仅能够感受到慈利的历史变迁,更能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革命时代的少数民族红色精神:精神的力量与文化的融合

在慈利博物馆的另一展区,时间的轴线被精心铺展,历史的脉络清晰可见。这里,是中共慈利地方史的展示区,陈展以时间为主线,按历史发展的脉络,分为慈利党组织建立、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每一个时期,都如同一个章节,讲述着慈利县在革命浪潮中的壮丽诗篇。


图片6.jpg


团队成员在参观过程中,被反映革命时代少数民族红色精神的展品深深吸引。这些展品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精神的传承。前辈们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和自由,将红色精神深深植入了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这些展品,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出革命时代少数民族的英勇形象,让团队成员感受到先辈们的刚毅与坚定。


图片7.jpg


慈利县,这片多民族聚居的热土,见证了各民族在革命时期的不屈不挠。前人用行动诠释了民族精神与文化传承。在这片土地上,每一个民族不仅在历史的舞台上尽情展现自己的智慧,更将这种精神融入到中华文化的传承中。通过这些展品,团队成员不仅能够感受到革命时代少数民族的英勇与无畏,更能体会到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传承。这种精神,如同一股永不熄灭的火焰,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续写中华文化的辉煌篇章。


图片8.jpg


中华文化的传承:历史的见证与未来的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慈利县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历史的场所,更是一个传承文化的平台。无论是慈利文物的抢救性修复,还是革命时代少数民族的红色精神,都是体现了慈利人民对中华文化重视与传承。

通过这次参观,团队成员不仅看到了历史的印记,更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慈利县博物馆不仅是慈利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见证。“汉土法治调研、湘西法韵宣讲”团队相信,随着更多的人们关注和参与到文化传承中,中华文化将会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慈利人民锐意进取、奋楫笃行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吾辈向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砥砺奋进,再创辉煌!


图片9.jpg



Copyright 2003-2012 fzhnw.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湖南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湖南省守法普法工作办公室 地址:长沙市韶山北路5号 联系电话:0731-84588782 E_Mail:yfzshn@qq.com

本网首席法律顾问:湖南五湖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郑宇敦 电话:19873072277 湘ICP备09027896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0537号